“十一”长假期间,整个全球市场都被美国政府停摆和债务上限逼近的阴霾笼罩。由于美国国会两党未能解决新财年政府预算分歧,美国政府非核心部门从10月1日起被迫关门,而财政部为了避免债务违约所采取的非常措施只能维持到10月17日,届时如果还不能提高债务上限,美国这个全球最大的债务国将无法按时偿债,全球股市将受重创,资金成本上升,美国及全球经济体都可能受到拖累,甚至可能陷入经济衰退。显然,美国政府停摆是一场“危险游戏”
本周全球焦点仍是美国政府关门和债务上限事件,此事应该可以和平解决,但也可能演变成极端事件。从美国股市的反应来看,华尔街对此事件并不担忧,因为从历史经验来看,两党最终会达成一致,赶快提高债务上限,保证政府正常运行。目前,美国政府的未偿债务总额为12万亿美元,是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23倍,足见美联储为了应对金融危机,资产负债表膨胀了多少!为了维持美债作为全球最安全资产的地位,美国政府要尽快提高政府公共债务上限,按时对美债进行还款付息。目前,问题在于,共和党人认为,如果不认真讨论如何解决导致债务上升的那些问题,就不会上调债务上限。但是削减政府开支谈何容易,弄不好会导致美国经济复苏夭折。
10月9日,美联储将发布9月会议纪要,但美国政府停摆导致无法公布相关经济数据,让美联储更难评估全球最大经济体的经济复苏情况,因此货币政策也存在很大不确定性,量化宽松政策退出的时间将进一步延迟。
日本方面,上周安倍一方面决定自明年4月起上调销售税,从目前的5%提高到8%,一方面又推出了5万亿日元方案在内的一系列刺激措施,旨在避免增税影响经济复苏,或对消费者需求造成沉重的打击。
国内方面,9月PMI回升偏弱,经济呈现旺季不旺特征。最近公布的9月汇丰PMI与官方PMI回升均偏弱,并且初值与终值有较大差别,显示经济复苏在9月下旬出现了一定的回落。本轮从7月开始的经济复苏主要由不库存需求和稳增长政策拉动,因此复苏持续性不强,预计10月之后还会出现一定的回落。9月上中旬发电增速并未上升,日均电力耗煤增速从九月中旬开始也出现下滑,而融资增速下滑对经济的拖累在4季度会体现。
习主席在APEC会议上发布演讲,表示须坚定推动改革,宁可降低增长速度;不以GDP增速论英雄,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立足点;正制定全面深化改革总体方案,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这表明本轮经济改革是高层设计和主导的,改革决心很大,对经济各方面都将产生深远影响。作为新任领导层的改革标杆,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成立,旨在探索深化改革的新思路。据报道,中国正在推进TiSA(国际服务贸易协定)谈判,已经与美国进行了几次会议,同时中国也在与欧洲积极推进谈判。TiSA被国际贸易官员称为“WTO的丧钟”,涉及全球每年4.3万亿美元的服务贸易,覆盖70%全球服务贸易,是美国总统奥巴马贸易战略的主要支柱之一,与跨大西洋自由贸易协定(TTIP)、跨太平洋自由贸易协定(TTP)组成“金三角”。中国在美国主导的自由贸易协定框架内,不可能有任何进展,但是也无法回避。上海自贸区无疑是中国未来可能加入TiSA的试验田,意义重大。
综合来看,节后市场仍将以震荡为主,市场热点将继续围绕在一些政策热点上。以改革为主导的执政思路,将催生众多改革机遇,政策受益板块会不断涌现。三季度各项重要经济数据将陆续公布,经济复苏的态势没有改变,而四季度经济复苏还会有一定的回落。11月份将召开三中全会,加上当前是中央顶层设计改革的重要窗口期,维稳仍是市场主基调。随着上市公司三季报逐渐披露,一些高估值、泡沫大的板块将面临业绩证伪的风险,市场风格有望逐步转向一些低估值、稳增长板块。(全景网特约/南方基金 杨德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