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辖区2023上半年整体业绩持续复苏 净利润增幅高于全国水平


  截至2023年8月31日,上海辖区共有438家上市公司,总市值7.6万亿,其中,沪市主板230家,科创板87家;深市主板33家,创业板79家,北交所9家。

  2023年上半年,上海上市公司整体经营保持稳健,经济彰显韧性,信心有所修复。

  整体业绩持续复苏,净利润增幅高于全国水平

  2023年上半年,上海上市公司资产总额41.5万亿元,实现营业总收入29254亿元,盈亏相抵后净利润2153亿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0.1%和6.5%,净利润增幅远高于全国整体水平。其中,近8成上市公司实现盈利,近6成上市公司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

1.png

  上半年净利润排名前10位的上市公司为:交通银行,浦发银行,中国太保,上海银行,上港集团,上汽集团,沪农商行,国泰君安,宝钢股份,东方财富。

2.png

  上半年净利润增幅前10位的上市公司为:上海三毛、华培动力、悦心健康、上海电力、金桥信息、振华重工、张江高科、中远海能、三生国健、顺灏股份。

3.png

  分板块看,沪深主板保持良好增长态势,科创板略有下滑

  2023年上半年,沪主板、深主板上市公司业绩保持良好增长。沪主板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2.6万亿元、净利润1930亿元,同比分别下降0.2%、上涨10.3%。深主板上市公司营业收入491亿元,净利润53亿元,同比分别上升24.7%、78.1%。创业板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27亿元、净利润90亿元,同比分别增加0.6%、下降12%。科创板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38亿元、净利润79亿元,同比分别下降4.3%、下降43.2%。

4.png

  分行业看,消费领域复苏显著,交通仓储邮政业增速迅猛

  2023年上半年,近8成行业收入保持增长、5成行业净利润保持增长,超8成行业实现盈利,各板块复苏强劲。

  其中,净利润贡献前三的行业分别是金融业、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其中金融业17家公司,实现净利润1293亿,贡献辖区整体净利润的60%;制造业244家公司,实现净利润463亿,贡献辖区整体净利润的22%;得益于航空业市场恢复,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21家公司,实现净利润125亿,贡献辖区整体净利润的6%。

5.png

  受益于积压需求释放及支持政策持续落地,接触型消费板块强势复苏,净利润增速前四的行业分别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行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089%,543%,406%,294%。

  研发投入显著增长,激发创新活力

  2023年上半年,上海上市公司共计投入研发资金634亿元,同比增长8.4%,研发强度2%,同比提高0.16个百分点。近6成上市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成公司增幅超10%。

6.png

  研发投入前十的公司为:上汽集团、上海建工、华域汽车、中芯国际、上海电气、华勤技术、复星医药、宝钢股份、中国船舶、上海医药。以上公司研发费用都超过10亿元。

  研发强度前十公司为:迈威生物、益方生物、盟科药业、华鑫股份、索辰科技、君实生物、星环科技、上海瀚讯、概伦电子、翱捷科技。

  坚定信心,昂首向荣。下半年,相信一系列政策举措的出台落地将为辖区上市公司的持续复苏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我们期待辖区上市公司能够为上海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