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网>证券时报
大小非 另一个围城
来源 证券时报 发布时间 2008年09月08日 04:10 作者 林荣时
本文章来源于2008年09月08日证券时报第15版点击查看该版PDF版本
    上海道邦投资董事长 林荣时
  大小非经股改进入流通这个以前大家认为是解决股权分置的好方法却从行情下落以来变成了一头吃人的老虎,现在弄得满市场都是谈“非”色变。
  大小非好比围城,围在城里的人急切的想出去,而大家可否想到城外的人或许还想进来呢?
  最近1年来,我接触了很多江浙一带的民营企业家,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实力雄厚而且未上市,对于这一部分民营企业来说,自身的企业经历了10多年的成长以后,迫切需要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和能够支撑企业长远发展的平台.资本市场恰巧迎合了这方面的需求。
  但是为何以往这些企业家不来参与资本市场呢,无外乎几个原因,公开募集上市流程长时间慢,买壳上市成本水涨船高,前往资本市场的门票太昂贵,阻碍了这些企业的进入。
  但是时过境迁,才一年光景,市场大幅下跌,排队上市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但买壳上市的空间却变得广阔,以前高高在上的股价现今腰斩,以前漫天要价的法人股,现在已经低迷到无人应接,再过9个月到明年6月底,90%以上的上市公司大小非将悉数流通,给了那些梦想进城的企业家廉价的历史机遇。
  二级市场的投资人无外乎关注股价的涨跌以博取其中的价差,但是对于入城的企业家来说,涨跌是一方面,公司的长远发展才是其考虑的重心,在未来的9个月市场会出现更多的抛售高潮,但是那些有心人何尝不会逢低吸纳呢?有出必有进,有跌将来还会有涨,这是一个客观历史规律。
  有远见的企业家会利用这次市场剧烈的调整,利用围城里面人们急切出来的心情,利用二级市场抛售的低迷,利用整个经济的转型,实现企业的二次腾飞。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句道德经里的名句不正展示了现在低迷市场背后的机遇,也展示了调整背后的重新崛起。回想以往10多年的中国证券市场,每一次重大的机遇都是在一片看空一片质疑声中悄然而至。


 
 
 
 
文档附件:
 

 我要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网友评论]
会员代号: 用户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注意事项
72小时热点评论
 相关新闻
·4月开户数环比缩水三成 大小非减持创年内新高 (05-22 09:23)
·一季度机构开户数稳步增长 大小非解禁减持创历史新低 (04-24 10:04)
·上月机构开户升温 大小非套现热情高 (01-19 06:52)
·征税20%:个人股东套现量同比增一倍 (01-18 10:38)
·减持风盛行 控股股东“赶趟” (11-20 06:31)
·10月大小非实际减持8.32亿股 (11-17 09:39)
·大小非减持要交税 (10-21 18:28)
·证券界四律师集体谏言 大小非减持须缴纳所得税 (10-20 07:46)
·刘天永:对自然人大小非 套现征税体现利益公平 (10-16 07:55)
·小非减持应该征税 征税与再投资无关 (10-16 07:54)

 证券时报记者专栏
证券时报每日要闻
证券时报24小时热门新闻
 博客48小时热贴
 论坛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