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每新增两台家用空调,就有一台使用盾安的产品。”
——盾安环境董事长 冯忠波
记者/编导:时黛 撰文:陈晓琼
巴基斯坦,最早进行“一带一路”建设对接的国家之一。中巴经济走廊,巴基斯坦驻华大使哈立德口中的“一带一路”样板工程。
在这里,可以看到来自中国的贸易车队、面积相当中国国内行政村的“中国村”;中国人的数量在旅店、饭店、机场逐渐增多,很多企业印发中文宣传册;近几年,懂中文的巴基斯坦员工薪酬也是大幅上涨。随着“一带一路”沿线建设的逐步铺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在进驻这段囊括公路、铁路、管道、海港、通讯网络、重大能源、基础设施以及各种经济特区和工业园区的“新丝绸之路”。
早在2012年,一家名为盾安环境的节能系统集成服务商就开始为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工程提供冷水机组和核级循环冷却机组,并一直走在了中国企业开拓海外核电市场的前列。
盾安环境董事长冯忠波接受全景网专访 王成/摄
出身弹簧作坊的节能“集大成者”
2017年,盾安刚刚度过了30岁的生日。
翻阅盾安环境近几年的年报,就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其每一步的跨越和发展,都是朝着节能环保方向不断转型和突围。
三十而立的盾安环境如今是国内环保节能领域最大的系统集成服务商之一,在诸多环保细分领域都具备核心技术和专利。不过这样一位节能领域的“集大成者”,最初却出身于一家弹簧小作坊。
1987年,盾安控股集团创始人姚新义900元起家,在1间小平房中创办了盾安的前身“诸暨店口振兴弹簧厂”。这间弹簧小作坊面积18平方米,其中一半是猪舍。在物资极度缺乏的80年代末期,姚新义的弹簧工厂生意红火,获取了发展的第一桶金。
1992年,看准制冷配件行业的机会,姚新义进入空调零部件行业,同年研制出第一批截止阀;1995年,浙江盾安机械有限公司成立;1998年,姚新义带领企业逐步将制冷配件产品打入日立、三菱等技术标准严苛的日系生产线。
2004年7月,盾安环境(002011)在深交所上市,成为诸暨市店口镇第一家上市公司。
2004年,盾安环境参与IPO网上路演嘉宾合影 图片来源/全景网
2007年,盾安环境启动重大资产重组,向盾安精工集团购买其旗下资产——制冷配件业务,实现盾安制冷产业的整体上市。
2008年,根据国家“节能环保”政策导向,盾安环境提出了“从制造向制造服务转型,从提供产品向提供系统转型,从供应商向服务商、运营商转型”的战略构想,公司由传统制造向节能环保型产业布局。
拓展环保节能业务版图
在2017年12月评出的阿拉善基金会绿色功勋奖中,盾安环境以“追求可持续价值创造,健康舒适环境的引领者”的定位,成为荣获“绿色功勋奖特殊贡献奖”的三家上市公司之一。
“一直以来,盾安环境以绿色节能、低碳环保的宗旨,不断拓展我们自己的产业。获奖是对我们在绿色环保节能方面不断投入、项目不断延伸的肯定。我们也积极通过内涵式的增长和外延式的投资拓展业务。”盾安环境董事长冯忠波在接受全景网专访时表示。
在盾安环境的业务版图中,节能零部件是最为传统,也是最具竞争力的业务。目前,在空调零部件领域,盾安环境通过为变频空调提供节能零部件,从系统设计角度不断优化零部件的节能效率。盾安环境生产的截止阀市场占有率稳居全球第一,四通阀市占率居全球第二。“全球每新增两台家用空调,就有一台使用盾安的产品”在业界传为一段佳话。
“第一,我们为变频空调开发电子膨胀阀产品,用这款产品可以达到国家一级能效的技术水平;第二,我们收购了一家美国公司,目前拥有全球唯一一个技术,应用这个技术之后,我们超市里用的开放式的冷柜,可以降低能耗10%以上。”冯忠波介绍说。
盾安技术在超市开放式冷柜上应用 图/受访者提供
空调整机行业方面,盾安环境同样有着“显赫的资历”:不仅是国内第一家核电空调领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公司,同时为核电站提供高能效比的核电机组和整体的核电系统,是国内有核电暖通系统总包业绩的两家企业之一。
“我们在整机系统上面也采用了一些降膜换热器、微通道技术,促进整机节能效率的提升;同时我们在环保冷媒的应用上也在积极地争取国际的一些环保基金。”冯忠波表示。
2017年10月,盾安环境荣获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世界银行和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五部联合颁发的“为保护臭氧层做出宝贵贡献和努力的杰出贡献单位”认可荣誉证书,肯定了盾安环境在节能环保产品和产业上的不懈追求以及其保护地球家园的行动力。
除了传统的节能制造业务,近几年盾安环境已布局余热回收再利用,为北方城市集中供暖提供环保能源,同时专注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及其关键部件等高端智能制造。在冯忠波看来,这些充分挖掘盾安优势又契合国家环保战略的创新型产业,未来将成为盾安环境不竭的发展动力。
“在新能源汽车的空调系统、电池热管理系统上,我们把已经有的智能制热技术移植到新能源汽车的管理系统上去。相信随着中国以及全球范围内新能源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和推进,盾安环境后续有一个非常长足的发展。”
助力中国核电“走出去”
巴基斯坦,世界第六人口大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却一直备受用电问题的困扰。即使在首都伊斯兰堡,一到夏天每天也经常停电。
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站,坐落于巴基斯坦旁遮普平原柴尔沙漠西北部,印度河东岸,距离伊斯兰堡280公里。作为中国第一个对外援建的核项目,这座30万千瓦压水堆型核电站是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出口商用核电站,被誉为“南南合作”的典范。
2017年9月8日,恰希玛核电4号机组竣工,标志着恰希玛核电一期工程4台机组全面建成。项目的落成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缩短了巴基斯坦城市和农村的停电时间,缓解了巴基斯坦电力紧缺困境。
“2012年,我们为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站配套了高能效比的冷水机组;2015年,我们又为巴基斯坦另一个核电站卡拉奇项目配备了更加高效的冷水机组。”冯忠波说。
盾安环境的核电暖通系统设备 图/受访者提供
冯忠波透露,巴基斯坦是盾安环境助力中国核电“走出去”的起点。今后,盾安环境还会跟芬兰、瑞典等北欧国家进行节能技术引进与合作。“今后在成熟的第四代节能技术下,我们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该可以取得更多的业绩。”
摄像:王成 配音:沈丹 后期:秦影华 吴梦凯 文字实录:谢逸
经营许可证号:粤B2-20050249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903034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764号
Copyright©深圳市全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