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行规定全文
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暂行规定
暂行规定2013年6月1日起实行

据证监会有关负责人介绍,《规定》发布后,符合条件的资产管理机构可以开始进行信息系统、制度流程、人员方面的准备,于6月1日《证券投资基金法》实施后向中国证监会提交申请。

导读:证监会2月18日出台《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暂行规定》,符合规定的券商、保险、私募证券基金,甚至私募股权机构和创投都将获得发行公募基金资格。

券商保险私募创投获准开展公募业务

与征求意见稿相比,《规定》进一步扩容,将股权投资管理机构、创业投资管理机构纳入可开展公募业务的机构范围内, 同时还降低了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公募业务的门槛。[全文]

新闻报道

证监会出台细则 50余家资产管理机构有望进军公募

VC/PE机构进军公募基金 大资管时代日益临近

资管机构"围猎"公募 基金公司"守疆辟土"两不误

券商险资私募开展公募基金业务门槛降低

私募基金将获准发行公募产品 短期仍面临难题

券商资管看好公募业务 集合理财或淡出

改变“靠天吃饭”局面 险资公募私募望双翼齐飞

公募新规有望打破基金业同质化格局

评论:新政将促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发展

私募离开展公募业务有多远?各家私募的态度不一

胡立峰:资管机构开展公募业务只是"翻牌而已"

资产管理机构定义

规定所称资产管理机构是指在中国境内依法设立的证券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以及专门从事非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的资产管理机构。

资管机构申请开展基金业务基本条件

(一)具有3年以上证券资产管理经验,最近3年管理的证券类产品业绩良好;

(二)公司治理完善,内部控制健全,风险管理有效;

(三)最近3年经营状况良好,财务稳健;

(四)诚信合规,最近3年在监管部门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没有因违法违规行为正在被监管部门调查,或者正处于整改期间;

(五)为基金业协会会员;

(六) 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条件。

不同资管机构开展公募业务门槛
新规将吸纳更多资管机构进入基金行业
短期资产管理机构的加入难有大冲击
业内看新规:财富管理靠业绩说话

 

券商险资私募PE创投开展公募基金业务门槛
证券公司 保险公司 私募基金 PE创投

除符合第五条规定外,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资产管理总规模不低于200亿元或者集合资产管理业务规模不低于20亿元;

(二)最近12个月各项风险控制指标持续符合规定标准。

除符合第五条规定外,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管理资产规模不低于200亿元;

 

(二)最近1个季度末净资产不低于5亿元。

除符合第五条规定外,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实缴资本或者实际缴付出资不低于1000万元;

(二)最近3年证券资产管理规模年均不低于20亿元。

 

   暂行规定增加了股权投资管理机构和创业投资管理机构等其他资产管理机构也可以申请开展基金管理业务,其门槛要求与私募证券基金相同。
新规将吸纳更多资产管理机构进入基金行业
符合条件券商或超33家 已有12家险资为基金业协会会员 初步达标私募公司已超40家
  Wind资讯数据显示,目前集合理财产品规模在20亿元以上的证券公司已经有33家。

此外,去年证券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出现爆发式增长,证券业协会数据显示,2012年114家券商受托的资产管理规模达到1.89万亿元,在一年之内增长了5.7倍。

按照这一发展速度,到今年年中,资产管理规模超过20亿元的券商可能不止33家。

今年1月,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成为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会员,为其6月1日后向证监会正式申请发售公募产品,创造了必要条件。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了最近入会的55家新会员名单,包括保险资产管理公司11家,加上此前的中国人保资产,已有12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成为协会会员。

根据基金业协会最新公布的名单显示,王亚伟执掌的深圳千合资本管理、深圳市武当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26家私募投资管理机构。

加上此前已入会的天津民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天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淡水泉(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金中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公司,目前初步具备发行公募产品资格的公司已超过40家 。

短期资产管理机构的加入难有大冲击

近期,证监会表示拟允许券商、保险、阳光私募开展公募基金业务。分析表示,其他机构开展公募基金业务短期内对基金公司的业务冲击不大。以私募基金为例,私募基金开展公募业务存在机遇,但困难也很多,短时间发行产品并形成规模的可能性不大。[全文]

  

来源:好买基金研究中心

对于私募公司发行公募产品来说,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态度。有些实力比较强大的私募基金公司已经开始加大了公募业务的投资,包括投研团队的扩招等等。但是,有些私募基金公司虽然达到了基本条件,但是热情度并非很高,对于公募基金业务兴趣不是很大。另外,有些私募基金公司虽然本身没有达到基本条件,但是还是非常想参与公募基金的业务。当然,也有部分私募对于公募基金业务的兴趣不大。

 

整体来看,私募公司发展公募基金业务在未来会有所放开,但是对于私募基金公司整体来看,要操作该业务还是具有相当大的难度。目前,对于国内的私募基金公司来说,能够开展公募业务的数量寥寥无几。不过,公募业务的开放,对于券商和保险来说,可以进一步拓宽他们的业务范围。在未来的几年中,私募基金面临的局面或许与目前没有太大区别,只有几家较大的私募基金公司或许可以达到开展公募业务的条件。[全文]

业内看新规:行业围城被突破 财富管理靠业绩说话
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总经理胡立峰表示,新规对传统的基金公司的影响是正面的,现有的证券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和私募证券管理机构实际上是按照基金的规范与标准在运作,其业务实质就是非公募业务,现在只是“翻牌”而已。[详细]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代宏坤表示,允许其他资产管理机构从事公募基金业务并且门槛有所降低,可能促使更多机构从事公募基金业务,基金业竞争将加剧。但短期冲击不大,基金公司在行业经验、投研团队等方面的优势较明显,而公募业务的开展需要一段较长时间。对于其他机构而言,即使已取得从事公募业务资格,能否做好还需观察。
“资格条件的进一步放宽将会冲击现有基金业格局。”华泰证券研究所金融产品研究评价中心首席分析师王群航认为,“但是最终还是要靠业绩说话,业绩是立足之本。”
东方证券分析师王鸣飞认为,一旦新政策实施,那些拥有丰富资产管理经验、风控体系与雄厚投资实力的金融机构将大幅度进入基金行业,在提升基金业务实力、壮大投资者队伍的同时,也会给基金业带来更加激烈的竞争。
在基金业“双向扩容”的过程中,财富管理行业的开放将带来新的资金流入,进一步助推资本市场发展。 基金公司以及即将加入“基金”这支队伍的资产管理机构,在分享制度红利盛宴的同时,也应把“回报”当作自己不能忘却的使命。归根结底,赚钱才是“硬道理”。

 

声明:本专题资讯来源于公开资讯及数据,全景网对这些资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专题中的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的建议,并不构成对所述证券品种买卖的推荐。全景网及其雇员对使用本专题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概不负责。

 

全景基金专题组 全景网版权所有